计算机网络复习第二章
计算机网络复习第二章
知识点
物理层确定与传输媒体的接口有关的特性是机械特性.电气特性.功能特性和过程特性。
根据信号中代表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方式不同,信号可以分为2大类,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。从通信的双方信息的交互方式来区分,可以有三种基本方式:单工通信(只能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).半双工通信(通信的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,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)和全双工通信(通信的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,而且双方能同时发送)。
复用方式有:频分复用(FDM).时分复用(TDM).码分复用(CDM)和波分复用(WDM)多种,在一根光纤上复用多路光载波信号称为波分复用,利用信号频率的不同来实现电路复用的方法是频分复用,利用信号的不同时间发送来实现电路复用的方法是时分复用。
10Mbps以太网是基带编码,使用的曼彻斯特编码,是一种自同步的数字信号编码方式,编码效率是50%;通常采用RJ45(非屏蔽双绞线)。
在脉码调制PCM过程中要经过采样.量化.编码三个过程。T1和E1技术都是基本的将模拟信号转为数字信号的方法,目前我国使用的是欧洲的E1标准,E1速率是2.048Mbps,T1的速率是1.544Mbps,这两种方法都使用时分复用。
传输媒体也称为传输介质或传输媒介,它就是数据传输系统中在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的物理通路。传输媒体可分为两大类,即导引型传输媒体和非导引型传输媒体。在导引型传输媒体中,电磁波被导引沿着固体媒体(铜线或光纤)传播。非导引型传输媒体就是指自由空间。在非导引型传输媒体中,电磁波的传输常称为无线传输。一个数据通信系统包括三大部分:源系统(或发送端.发送方).传输系统(或传输网络)和目的系统(或接收端.接收方)。
练习题
通常一个通信系统可以划分为三大部分,即源系统(或发送端.发送方).( )和目的系统(或接收方.接收端)。
从通信的双方信息的交互方式来区分,可以有三种基本方式:单工通信.半双工通信和( )。
传输媒体是数据传输系统中在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的物理通道,可以分为导向传输媒体和非导向传输媒体。无线电波属于( )。
多个通信设备共享一个信道进行通信称为信道复用,不同的用户占用不同的带宽资源称为( )。
在PCM调制过程中要经过量化.采样.编码三个过程。
在数据传输过程中,差错主要是由通信过程中的噪声引起的。
ADSL技术中,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的传输速率不对称。
在电路交换.分组交换与报文交换方式中,都要经过线路建立.数据传输.线路释放这3个过程。
两台计算机通过电话网通信时必须使用的设备是()。
A. 调制解调器 B.网线.C.中继器 D.集线器常用的传输介质中,带宽最大.信号传输衰减最小.抗干扰能力最强的是()。
A.光纤 B.双绞线 C.同轴电缆 D.无线信道利用信号频率的不同来实现电路复用的方法是()。
A.频分多路复用 B.时分多路复用
C.码分多路复用 D.以上都不对在物理层中,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范围,属于()。
A.机械特性 B.电气特性 C.功能特性 D.过程特性
答案
- 传输系统
- 全双工通信
- 非导向传输媒体
- 频分复用
- F
- T
- T
- F
- A
- A
- A
- B